机能学院-2020
学术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术新闻 >> 正文
机能学院教师王春鸽在国际工程技术领域顶级期刊发表文章
发布时间:2022-11-09 发布者:党政办 浏览次数:

近日,机能学院教师王春鸽在期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上发表了题为“Tactile Sensing Technology in Bionic Skin: A review”的综述文章。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为该论文第一完成单位,王春鸽博士为第一作者,浙江大学宁波科创中心张晟教授和宁波诺丁汉大学孙煦教授分别为通讯作者。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是国际工程技术领域的顶级期刊之一,其2021-2022年的影响因子为12.5,属于SCI一区Top期刊(中科院分区)。

图1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在线发表

该论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触觉传感技术在仿生皮肤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电容式触觉传感器、压阻式触觉传感器、压电式触觉传感器、光电式触觉传感器、磁性触觉传感器、电化学触觉传感器和集成式触觉传感器等技术,系统总结了触觉传感器的原理、优缺点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实际应用状况,能为相关领域研究者进行后续仿生皮肤触觉传感技术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借鉴。

据悉,仿生电子皮肤具有类似人类皮肤的感知系统,也称为电子皮肤、人造皮肤或智能皮肤。触觉传感器作为仿生皮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检测机械压力、温度、化学等刺激,不仅可以用于人体皮肤监测用户的运动和健康,还可以应用于软体机器人来感知周围环境信息。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仿生电子皮肤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仿生电子皮肤是仿生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已有包括美国、英国、日本、中国等在内的多个国家不断加大其开发力度。2022年8月,在“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工信部发表的报告提出,我国仿生感知与认知、电子皮肤等前沿技术取得部分原创性成果。此外,仿生皮肤在可穿戴设备和医疗器械等领域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在仿生皮肤的厚度、抗弯刚度、有效弹性模量可以与人体皮肤特性相匹配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后,仿生电子皮肤受到了多学科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符合未来的发展需求,现已成为当今国际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图2 于集成式触觉传感器的仿生皮肤研究

论文研究团队介绍:

“智能仿生与生物传感”团队由来自浙江大学宁波科创中心和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教师和研究生组成,张晟教授为团队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为生物检测技术、生物摩擦学、触觉感知与仿生、医工结合等。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MoS2纳米片的剪纸柔性电子器件,可以同时实现对人体较大幅度运动和超微运动的传感,还可以作为高度形变关节和器官的光电探测器;提出了一种无创血糖检测技术,开发的智能隐形眼镜不仅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检测血糖,而且佩戴舒适,是一种理想的可穿戴血糖仪。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Matter》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期刊,并被英国《泰晤士报(The Times)》、美国《每日科学(Science Daily)》等知名媒体报道。

学校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钱湖南路1号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机电与能源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