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11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在浙江宁波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承办,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协办。现场汇聚了全国128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800余名业界精英与师生代表,众人聚焦工程热物理领域的前沿研究进展,分享交流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为该领域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思想活力。
  
 
 大会现场
 这次会议中,经全体理事会成员投票同意,通过了我校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理事会理事单位。
 开幕式现场,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院长郝海在致辞中强调,工程热物理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是支撑传统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新能源开发集成以及先进动力系统创新突破等多个关键领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承办方领导致辞
 在年会开幕式的讲话中,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大连理工大学沈胜强教授强调,工程热物理学科是支撑国家“双碳” 战略落地的核心支柱学科,在助力能源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肩负关键使命。他提出,从业者需依托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推动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全力攻克领域内的关键技术瓶颈;同时要深化多方合作,促进该专业理论在各行业的实践应用,推动节能减排理念与举措渗透到产业各环节,并为国家培育更多高素质的能源专业人才。
  
 
 理事长致辞
 在大会特邀报告阶段,来自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五位行业权威——大连理工大学宋永臣教授、重庆大学廖强教授、清华大学杨斌教授、东南大学张会岩教授、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李维研究员,分别就工程热物理学科的研究趋势、技术难点突破策略以及能源高效利用的创新路径等重要内容,发表了兼具深度与前瞻性的学术见解,展开了充分的交流探讨。
 
 
 
 
 
 
  
 
 大会特邀报告
 本次学术年会精心设置了六大专题板块,涵盖工程热力学、传热传质学、燃烧学、热流体力学、热物性与热物理量测技术以及教学专题,共征集到近350篇会议论文。同时,会议还组织了新时代能源动力类人才培养改革实践研究立项课题汇报活动,累计安排超380场学术报告,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我国工程热物理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与教学改革进展。
 与此同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同步召开。会议期间,不仅传达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5年工作会议的核心精神,汇报了2024-2025年度《热科学与技术》期刊的办刊情况,还审议并通过了新入会高校及理事名单。此外,与会人员围绕2025年专委会工作重点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关键事宜展开了深入研讨,明确了后续工作方向。
 